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历史教师考编知识点——中国远古人类文化
2021-01-14 11:20:1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一、中国远古人类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文化

  1.旧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保留的猿类的体质特征较多,与现代人类体质的差别较大,学术界称为“直立人”,亦称“猿人”。这时人类的婚姻形态属于不分辈分的群婚制。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属于这一时期的人类主要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1)元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为两枚上中门齿化石,可能属于男性青年。共存的还有三件打制石器、炭屑和烧骨。经测定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

  (2)蓝田人:1963—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新发现化石为头盖骨一具,上颌骨、下颂骨各一具,还有10余枚牙齿。共存的还有打制石器。经测定距今约65—80万年。

  (3)北京人:1921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以后经过多次发掘,发现头盖骨、头骨碎片、下颌骨、股骨等化石,1929年 发掘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比猿人高,脑容量平均为1043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 小简单,比猿人进步,但头盖骨厚,眉脊粗壮,面部较短,牙齿比现代人粗大,保存有浓厚的原始形态。后来还发现石器以及木炭、灰 烬、烧骨等用火的痕迹。经测定距今约70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早 期,属直立人,是迄今国内所发现材料最丰富、最重要的猿人化石。

  2.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旧石器中晚期的人类体质已相当进步,学术界称为“早期智人”,亦称“古人”。其时间距今约20万年至10万年之间。这时人类的婚姻只能在同辈间进行,叫作“血缘群婚”(班辈婚),这是人类婚姻形态的一大进步。在我国已发现的属于这一时期的人类有马坝人、长阳人和丁村人等。

  大约自距今5万年前起,人类体质形态的原始性基本消失,已与现代人大体相同,并且因所处地域的影响逐渐分化为各色人种。人类学家称此时的人为“晚期智人”,或称“新人”。新人的物质文化已进人旧石器晚期。国内已发现的新人化石主要有河套人、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其中以山顶洞人最具代表性。

  山顶洞人: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就其体质形态来说,已基本上消除了猿的特征,和现代人的体质形态基本一致,现代人开始形成了,其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早期。山顶洞人的生产工具已经有了显著进步,出现了磨光、钻孔技术。山顶洞人的洞穴中有用火的痕迹,估计已经能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文化

  大约在距今1.2万到1.1万年期间,人类普遍进人新石器时代。所谓新石器,就是通过磨制技术制作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重大进步,是人类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从事多种生产活动,如农作物栽培、家畜的饲养和制陶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也是远古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文化特征较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半坡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1. 仰韶文化于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得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及豫西北、晋西南等地。仰韶文化的制陶业非常发达,陶器的制作技术相当成熟,尤以彩陶最具特色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粟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工具主要以磨制石器为主,能够种植蔬菜和驯养家畜。从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其聚落内部已在功能上做了区分,渔猎仍是当时重要的经济活动。

  2. 大汶口文化首先发现于山东泰安的大汶口,因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山东的中部及南部、河南的东部与江苏的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制陶业相当发达,早期已普遍使用轮修技术,晚期则使用轮制技术生产大件的陶器。此外,大汶口文化的石器、骨器、角器的制作工艺也有较大发展。其主要农作物也是粟,饲养的家畜 有猪、狗、牛、羊等。

  3. 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包括山东及苏、皖的淮北地区,在文化内容及特征上有前后继承的关系。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技术在大汶口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陶器胎壁厚薄均匀,器形规整匀称。经考古发掘证实,龙山文化的原始宗教和城市建设获得较大发展。

  4. 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及鄂西地区,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等。大溪文化中的重要现象是城池出现早。湖南澧县的城头山古城址,距今6000多年,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城池之一。

  5. 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稻作农业是其主要经济形式。出于防潮目的,房屋都是地面建筑。屈家岭文化中也发现不少城池遗存,表明长江中游史前古城在时间和规模上均超过黄河流域。

  6.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一带,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骨耜,标志着锄耕农业的出现。家畜中的猪、狗和水牛已经开始被驯养。河姆渡文化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木构建筑,房屋构件普遍采用榫卯结构,反映这一时期木制工艺的发展。木桨的出土,说明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船得到普遍应用。

  7. 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农业经济相当发达,栽培的 农作物种类丰富,掌握了一定的养蚕缫丝技术。玉器种类丰富和制作精美,是良渚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尤其是数量庞大、制作精美的玉制礼器的不断出土,说明礼制在当时获得较大发展。

  8. 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生产工具以用于翻土的石耜为主。除农业经济外,渔猎仍是红山文化重要的经济形式。红山文化比较重要的文化遗存是积石冢、泥塑人像与形状特殊的玉器。

  9.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距今约6300-6 800年。半坡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居住区有壕沟围绕,以防野兽侵害。房屋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圆形。居住区中央有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半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由于远古时期人类尚未发明文字,要研究远古时期人类历史就必须以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为主要证据。我国现代考古学自20世纪早期从西方传入后,获得较快发展,先后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开展大规模发掘。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更是取得巨大发展,为研究我国远古时期的历史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三)
下一篇:历史教师考编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