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山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21-05-19 14:30:56   来源:   评论:0 点击:

  单项选择题

  1.最重要、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理想

  C.教师期待和远大理想 D.教师期待和家长期待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与学习本身的兴趣相联;远大理想则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个体去达到学习目标,以满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从个体出发的动机最重要,最良性。所以此题选B。

  2.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是(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故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是发散思维。所以此题选C。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的遗忘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抽象材料忘得慢 D.动作要领忘得快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所以此题选A。

  4.学生听老师讲故事时脑中会出现相应的场景,这种心理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记忆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讲故事出现相应场景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属于再造想象。所以此题选A。

  5.《范进中举》中,范进得知自己高中举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属于( )状态。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状态中的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特点是: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范进中举的表现正是一种激情的情绪状态。所以此题选A。

  6.张老师上课时,鼓励学生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想法,这种方法属于( )。

  A.分合法 B.清单法 C.试读法 D.头脑风暴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及其培养里的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或脑激励法。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大量产生各种主意。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列举所有可能的想法就是对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的具体实践。所以此题选D。

  7.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是( )。

  A.记忆能力 B.思维能力 C.感知能力 D.注意能力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认知发展。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而其中感知觉是个体认知过程的基础,故而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就是感知觉能力。所以此题选C。

  8.张亮同学上课经常调皮捣蛋,老师和同学都不理他,渐渐地他的这种行为慢慢减少,这种矫正法属于( )。

  A.强化 B.脱敏 C.消退 D.惩罚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中的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老师这样做就是通过消退来减少张亮的不良行为。所以此题选C。

  9.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种方式体现了( )。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品质中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王老师边讲边观察即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活动上。所以此题选A。

  10.学生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和自己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为( )。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先行组织者 D.互相协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精选试题-心理学
下一篇: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记忆的分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