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合作联系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 > 考试报名 > 报考指南 > 2019合肥市教师考编公告哪里发布?

2019合肥市教师考编公告哪里发布?

2019-06-05 17:24:06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

  2019安徽教师考编公告暂未公布,考前的备考阶段至关重要,现提供2019合肥市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技巧,供广大考生参考:

  5分钟了解油画民族化的历程

  油画作为西方艺术,进入中国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油画的民族化仍然是个重要议题。笼统地说,油画的民族化就是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进行“中西融合”,进一步探析,则是在油画作品中体现出民族精神和民族内涵。回顾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正是艺术家们进行民族化探索的历程。

  一、油画在中国的起步

  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将油画带入中国,不久后利玛窦献给明神宗的油画作品,引起了中国画家的极大震惊。但当时油画在中国尚未取得C位出道的机会,直到清朝才开始有传教士在皇宫中任职画师,如为后人所熟知的——郎世宁。

  鸦片战争后,油画在中国进一步发展,逐渐从上层社会的小圈子扩散到社会的中下层,至清末民初,出现了周湘、徐咏青等真正意义上的油画家,他们跟随传教士学会了油画技法后,自己创办了美术学校教授油画,和当时官办的美术学院一同为油画艺术在中国的民族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油画民族化”的提出

  虽然“油画民族化”的概念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被清晰地讨论,但早在2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油画民族化的思潮。

  1922年,汪亚尘提出了民族性在中西方绘画融合中的差异,次年,刘海粟在《石涛与后期印象派》一文中阐述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在主观情感表达上的契合,进一步提出了融合中西方艺术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将西方现代绘画的“重表现”与中国传统绘画的“重写意”,在精神上有机地结合,在技法与构成上突出民族风格。

  刘海粟之前的画家们在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时,往往只停留在外在形式上的中西方艺术的结合,主要以西方绘画为本位,添加中国传统绘画的符号。而刘海粟另辟蹊径,以中国传统绘画为本位,从精神本质入手,修正了当时中国的油画家们对于西方绘画的认识以及民族虚无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生产、学习等方面“全盘苏化”,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地照搬苏联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界展开了关于“油画民族化”的第一次大讨论,在这次讨论后,中苏油画进一步融合,出现了董希文、王式廓等具有代表性的油画家。然而随之而来的十年“文革”严重阻碍了油画民族化的进程,直到改革开放后,这一议题才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展开了“油画民族化”的第二次大讨论,涌现出罗中立、吴冠中等一大批优秀的油画艺术家,同时也出现了“乡土写实主义”“伤痕美术”等流派。

  三、“油画民族化”的质疑与反思

  在油画民族化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对“民族化”必要性的争议,虽然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赞成油画的民族化,但仍有质疑的声音:一是“油画民族化”的概念仍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二是缺乏参考,我们很难说清究竟怎样的作品才算是成功“民族化”了的作品,有趣的是,曾有一些被学术界扣上了“民族化”帽子的油画,却遭到了作者本人“打脸”,作者不认为自己在创作中进行了“民族化”加工,只是简单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

  因此,那些持反对态度的艺术家不认为“油画民族化”是有必要的,急于将油画民族化,还有可能会扭曲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使油画创作陷入跟风和模式化。而笔者认为,这种担心不是毫无道理的,但没有必要全盘推翻。“民族化”只是油画创作中的众多途径之一,应当将这条途径保留并继续探索,同时也允许其他创作途径的存在,才是保持文艺界百花齐放局面的不竭动力。

教师招聘就业推荐 立即填写求职意向

立即提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发送邮件到2667645833@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2-202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www.ahhbz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民间交流网站,最新教师招聘动态请各位考生以当地教育局或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通知为准。

版权所有:南昌传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皖ICP备19014010号-21

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84

  法律顾问:肖云律师